 寫稿
         投稿
         寫稿
         投稿
    3 月 30 日,大連自貿片區(保稅區)管委會領導將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鑰匙交予大連交運集團,標志大連市首批 10 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正式上線,遼寧省城市公共交通事業進入全新"氫能時代",大連市氫能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。同日,二十里堡環普綜合能源補給中心也在自貿片區舉行奠基儀式。
線路: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兩條公交線路
自貿片區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線路,是大連市氫能產業成功開辟的首個細分行業應用場景,這批公交車將承擔兩條公交線路的日常運營工作,分別為大連自貿片區(保稅區)管委會至東風日產、二十里至松樹溝(大連大學)。
大連交運集團安運資源數字平臺主任王鋒表示,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具有加氫快、容量大、零排放、無污染、更純凈的優點,在長距離、重載、低溫運行等方面具備超過普通純電動車的優勢。大連市首批投放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零排放,支持長時間低溫運行。除此之外,車輛自重更輕,600 秒高效加氫,加一次氫可以行駛 400 公里以上,行駛里程優于市面上普通的電動車。
"通過首批 10 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的運營,我們將進一步跟蹤車輛的實際運營狀態,未來將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陸續投入到其他線路上運營。"王鋒表示,大連交運集團將以此為契機,結合"數字交運"體系建設工作,依托"數字交運新能源車輛運維管理體系平臺",對新能源車輛電氣和車載系統,進行"智能化管理"和"精細化運作",同時進行氫能應用數據采集、分析,為下一步氫能利用技術研發和規模化應用提供大數據支撐。
產業:建設配套補給中心大力發展氫能產業
記者了解到,在開通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的同時,東北地區首座"五位一體"盛港綜合能源補給中心也已投入使用,該中心由中石化北方能源公司與自貿片區合作建設,雙方還將開工建設環普綜合能源補給中心。
兩個補給中心將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運營提供加氫保障,并將發揮中石化專業優勢,打造"氣、站、車"于一體的氫能產業鏈發展模式,實現氫氣"制儲運加"全方位布局,共建氫能產業生態圈。
2020 年,大連市委、市政府作出"大力發展氫能產業"的重大戰略決策,確立"以氫燃料電池產業發為突破口,提前謀劃布局氫能產業"總體思路。自貿區(保稅區)依托二十里堡氫能產業園,培育氫能產業鏈條式發展。
目前自貿區(保稅區)已經與中石化等央企,東芝等國際知名企業,洺源科技等高新技術企業,中科院大連化物所、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,檢驗檢測集團氫能檢測中心、創為氫能汽車牽引電機等項目相繼落地,綠色能源綜合示范應用、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等項目加快推進,預計"十四五"期間實現氫能產值約 200 億元。
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